偷穿女装的他——理性情绪疗法和心理剧技术应用于高二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作者:徐越蕾    编辑:wangen    浏览量:114    更新时间:2024-04-18 09:23:47


摘要

18岁高中生小 G 因性别认同障碍遭受心理困扰,出现生理反应,与父母沟通不畅,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心理教师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和心理剧技术,帮助小 G 建立信任关系,调整不合理信念,降低人际交往焦虑,并协助他与父母沟通,获得家庭支持。此外,还建议寻求权威专家的意见,鼓励小 G 与父母一起学习和面对。

01

个案概况

小 G,男,18 岁,高二年级学生,因转校在上高一时复读过一年,学习成绩优异。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女孩,从初三开始,他每天都会穿女性内衣,但为了不让家人失望,为了不被同学发现、嘲笑,一直控制自己的女性化行为,这种不被接纳的感觉一直让他很痛苦。在之前的高中,小 G 在男厕所换衣服, 被同学发现穿着女性内衣并被宣扬了出去……其后,同学们在课堂上当着小 G 面说他是“变态”,小 G 不堪忍受,提出要转学。到新学校后,小 G 避免与同学接触,独来独往,害怕同学接近他后又发现他的“秘密”。 

从被同学发现穿着女性内衣后,他总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到了新学校也很担心会像在之前的学校一样被同学们嘲笑和排挤。因近期出现心慌、腹痛、头晕等生理反应,他感到非常的烦恼和担忧,主动寻找心理教师求助。

02

问题分析

(一)外部原因 

1. 人际因素 

社会支持系统弱,感觉到孤独,与老师同学沟通较少。小学和初中的同学都在老家并正备战高考,小 G 几乎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并且,他把前一所高中的老师、同学的联系方式删除,与第二所高中的同学几乎没有私下联系,在教室内也不主动说话,同学邀请他吃午饭也会找借口推脱。小 G 会通过交友 APP 主动认识世界各地的网友,但基本聊几天就断了联系,没有建立长期的人际关系。 

2. 家庭因素 

小 G 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研究程朱理学,都比较保守,对于孩子在家中藏女装、被同学发现穿女装的情况闭口不谈,反复强调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不适应新学校才来寻求心理疏导。一家三口在家多数时间都在看书读报,小 G 与父母很少有情感交流。 

3. 学业因素

小 G 在老家读完小学和初中,来上海后学习成绩一直位于年级前三。平时喜欢独自在家看书。参加了多个科创类比赛,大多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想要报考理科类院校,但父母觉得他应该子承父业,读文科比较好,因此在未来发展上也产生了较大的矛盾。 

(二)内部原因 

小 G 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认为自己是女生,想等以后有钱了去变性。他特别敏感多疑,觉得经常有人在背后议论他,抗拒与同学交流,害怕交心以后又被同学伤害。

小 G 从青春期起和父母沟通不畅,无法与父母对性别问题达成共识。他连续服用女性雌激素(避孕药)已 10 个月(刚被父母发现并停药),脸上多青春痘,胸部略显,声音尖细,激素水平紊乱。

03

辅导过程

(一)辅导目标 

协助来访者学会自我疏导负面情绪,获得父母的理解,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二)辅导计划 

辅导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小 G 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收集资料,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评估其改变意愿,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第二阶段:对来访者实施帮助,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小 G 发现人际交往的不合理信念。 

第三阶段:帮助小 G 与父母进行理性沟通,运用心理剧技术让父母倾听孩子的想法,正视小 G的性别认同问题,帮助家庭成员寻找到沟通的平衡点。 

第四阶段:巩固前阶段的咨询效果,结束辅导。 

(三)辅导情况 

1. 第一阶段共 4 次,每次 50 分钟 

在第一次咨询中,心理教师了解了小 G 的基本信息,和他对父母、同学的看法与生理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影响。并约定好第二次聊一聊他和父母的关系。第二次沟通到一半,小 G 突然抬起头,试探性地问道:“老师,你对同性恋怎么看?”(以下为辅导片段) 

师:对同性产生爱慕并无对错好坏之分。如果感情出于真心,那么值得被尊重。 

小 G:(深深地点了点头)老师,你觉得金星怎么样? 

师:怎么突然提到金星?是有什么想法或启发吗? 

小 G:我觉得金星非常独立、强大,她的专业能力非常强,又能说会道,我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老师你觉得她变性这事对吗? 

师:就像你刚才说的,第一反应是她能力强、专业强,把中国现代舞带向世界的第一人。变性这件事从来不是她的瑕疵。 

小 G:(沉默片刻)和金星一样,我也从小认为自己是个女孩。对我的身体、生殖器都感到厌恶…… 

在小 G 一次又一次地试探和双方的交流之后,我们初步建立了咨访信任关系,树立了面对问题的信心。 

第三次咨询开始前,小 G 说他要先换一下衣服,请老师先回避。心理教师进来后看到小 G 穿着女士碎花长裙坐在椅子上。秉持着来访者中心原则,教师极力保持镇定、平静的态度,坐下来问道:“今天为什么想到要换女装?” 

小 G:我想用最放松的样子来见您,想要和您畅所欲言,把我小时候的故事都告诉您。 

师:平时在家里会同样觉得放松吗? 

小 G:我在家一点都不开心。被我爸妈看到穿女装,他们会非常生气,把我的衣服扔掉。但我这样跟您说话,我觉得特别舒服。 

小 G 的行为间接表明,他已经比较信任老师,心理教师给予了他充分的表达空间,他想要的支持和理解。 

2. 第二阶段进行了 5 次,每次 50 分钟

心理教师让小 G记录下每次觉得有人在背后说他时,他认为都说了什么,是什么场景,频率如何,他是怎么处理的?每次辅导时,仔细分析他的不合理信念,探讨可以改变的信念和行为。 

小 G:我上周三没办法上课。上课的时候总听见有人在说我坏话, 之前被退学, 就是因为穿女装…… 

师:周三你主要是在哪些场景听到这些声音? 

小 G:周三上午有随堂考试,一开始还好。到了中午,同学们都去食堂吃饭了,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就开始听到这样的声音。后来同学们都回来了,声音也越来越响…… 

师:你觉得这是谁的声音? 

小 G:是我之前学校的同学 A 的声音。 

师:我能感觉到你无法忘怀在之前学校里受到的伤害,那你想一想,现在同学是否曾在背后说过你?

小 G:(沉默片刻)其实没有,甚至有同学主动来和我说话,但我逃走了。 

师:他们主动和你说什么呢? 

小 G:问我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师:你是怎么回答他的? 

小 G:我说我不饿,就跑走了…… 

师:那你现在觉得新学校的同学们是不是在背后说你?

小 G:其实好像没有……是我有点过激了…… 

师:如果让你重新回答他们的邀请,你会怎么说? 

小 G(思考片刻):我可能会说“哦,好的”。 

师:你会答应他们的邀约,那么是怎样的原因促使你有了这种改变? 

小 G:我觉得他们其实没有恶意,是我有点害怕。我其实挺想和他们交朋友的。但是,他们是男生……我怕被他们发现我和他们不一样…… 

师:如果大家相处熟了,或者有人和你成为好朋友,你会告诉他们你内心住着一个女孩吗? 

小 G:应该是不会的,老师你知道,在国内这太离经叛道了。 

师: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你觉得你还能和他们做朋友吗? 

小 G:我只要不告诉他们我是个女孩子,其实是可以做朋友的。 

师:你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这并不妨碍你交友,对吗?确实,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秘密,那种不太与人分享的秘密。 

小 G:我也有秘密,但是想一想,我其实是可以交朋友的。 

这样,通过对话,帮助来访者对产生负面情绪的场景中的认知进行调整,学会面对自己害怕的人际交往场景,降低人际交往中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3. 第三阶段共 4 次,每次 1.5 小时

了解到小 G 不敢和父母沟通,坚定地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而且无法接受他“离经叛道”的念头。为了帮助小 G 获得家庭支持,心理教师积极和父母沟通,帮助家庭双方进行换位思考,主动寻求医生建议。在本阶段,教师说服小 G 父母一同参加咨询。

第一次,老师请小 G 摆放一下表示自己与父母关系的原子图:用三把空椅子摆出关系,并用不同颜色的丝巾代表父母和自己。小 G 用绿色丝巾代表母亲,放在离自己比较近的椅子上,深咖啡色的丝巾代表父亲,放在较远且背对小 G 的椅子上。心理教师请小 G 分别坐到父母的位置上,说出脑海中父母会对主角(即自己)说的那句话语。 

他认为母亲会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又要惹你爸爸生气了。 

他认为父亲会说:我让你把那些女人的东西扔掉,你听不懂吗? 

心理教师请小 G 坐到主角位置上镜观,询问小G 的感受。 

小 G:爸爸很严厉……妈妈也不理解我……我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如果你想让爸爸妈妈开始理解你,你要告诉他们什么? 

小 G:我说不出来…… 

师:你现在尝试着牵起父母的手,拿住这条丝巾一头,对他们说说话。 

小 G 沉默了很长时间:我很悲伤,我觉得我心里住了一个女孩子,你们从来都不听我的想法,你们总是强迫我做自己的不喜欢的事,比如看古籍,比如读书,比如把我的药、把我的东西扔掉,我真的非常痛苦! 

老师请小 G 回家尝试着和父母说一说心里话,并在下周聊聊后续情况。但在那一周中,小 G 依旧无法主动对父母开口。他希望能在咨询室里让父母听到他的心声。 

第三次咨询时,父母一同参加辅导,小 G 请父母坐在三把椅子对应的位置,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小 G 母亲:我们其实知道你的情况,我知道你的纠结。但是你不能变成女孩,你是我们的儿子,我快 40 岁才有的儿子啊!

师:你们爱他吗?你是爱儿子的身份,还是爱小 G 本人? 

小 G 父亲:当然爱小 G,他比什么都重要。其实无论他如何,我们都最爱他。为了他,我们努力给他创造最好的环境,换城市、换学校……我们不希望他因为受到打击而沉沦。 

师:小 G 你有什么想对你父母说? 

小 G:(情绪激动)其实没有学校里的那件事,你们根本不会认识到我是女孩子。我不想做你们想象中的儿子,我想做真实的自己!我不希望让你们失望,可我就是女生! 

父亲:(调整了座位,不再背对小 G,面对并凑近小 G)我今天知道了你的痛苦和烦恼,让老师帮我们推荐,寻求专业的帮助,好吗?我们一起去面对。 

师:很多人都不知道性别认同障碍、跨性别、同性恋的区别,爸爸妈妈也不是相关专家,小 G 也是通过检索相关的信息才知道一点,我们不妨去问问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听听他们的意见。小 G,你父母愿意陪同你一起去学习和面对,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会批评你的真实想法,你觉得如何? 

小 G 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4. 第四阶段 2 次,每次 50 分钟 

巩固了与同学交流的态度和方法,注重尊重、理解和支持,面对学习小组积极回答同学问题并合作。面对父母,主动寻找话题,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小 G 后来表示,父母现在不会因翻到他的女性物品而大发雷霆了,他们一般不说什么,也不碰触这些物品,家庭关系得以缓和。心理教师鼓励小 G 定期和父母前往医院复诊并参加团体治疗。

04

辅导反思

心理教师结合督导,积极面对无形的咨询危机。在小 G 突然更换成女装的时刻,辅导教师内心是无所适从的。在心理辅导中,来访者的消极情绪、没有边界的行为或创伤情绪往往会让辅导教师被卷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状态。接受必要的专业督导,可以帮助辅导教师走出怀疑自身能力、自责、负性情绪的误区,把来访者带来的无形危险降到最低。 

善用面质,建立良好的多边关系。在心理剧中面对来访者无法继续表达下去,可以发起提问:“是不是爱他?是不是关心他?”这些语言能给来访者以支持,也能唤起家庭成员对来访者的情感,更好地支持其面对困难。此外,良好的多边关系,需要通过鼓励参与来促成:鼓励来访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心理辅导过程,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意见和需求被重视。 

心理教师应持续学习,应对多样的咨询挑战。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越发复杂,性心理问题、异装癖、露阴癖、性别认同障碍等问题越来越多。学校心理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用专业的知识及较为丰富的经验,积极面对,理性转介,这将有助于来访学生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