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情绪”,都源于恐惧
作者: 温迪    编辑:dengl    浏览量:47    更新时间:2024-04-17 22:27:28

巴甫洛夫曾说过:

一切固执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方便之门。

如今,情绪问题常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相比较于身体不舒服,情绪生病,更令人无助、忧伤,而无法自拔。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此书给无数处于情绪困境的人带来了力量和觉悟。

生活中,看似一些平常的行为和毫无来由的焦虑、迷茫、失望、悲观等心情,都值得我们反思。

揭开层层迷雾面纱后才发现,所有情绪,或多或少源于恐惧心理。

1.掌控,是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恐惧

蛤蟆抑郁了。

他时而沉默,时而痛哭流涕,情绪失控,内心总在挣扎。

朋友老獾、鼹鼠和河鼠在劝解无效下,只得带着蛤蟆去求助心理医生苍鹭。在苍鹭耐心地引导下,蛤蟆敞开心扉,说起了他的成长经历,包括童年,以及原生家庭的一些情况。

蛤蟆作为独子,继承了家业,坐拥蛤蟆庄园。

蛤蟆的父亲对他很严苛, 经常在他表现不好时冲他发怒,甚至不允许蛤蟆哭。

他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

7岁被送去私立学校,到大学选择拉丁语专业,再到毕业继承家族产业,蛤蟆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由别人决定。

为了得到认可,他努力取悦他们,可换来的却是横加指责。

尽管蛤蟆的父母已去世多年,可对他的负面影响依然在。

其实,父母的掌控,多来自对孩子未来那份未知的恐惧。

孩子的未来是他自己应该走的路,自我发展的选择。

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修一颗平常心,减少对未知的妄想与恐惧。

放下焦灼,学会信任孩子,让爱生成力量之源,带给孩子无限的生命力。

2.顺从,是没有安全感的自我保护

蛤蟆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尽管蛤蟆一点也不喜欢继承这份产业

他的童年在受到了来自父母很大压力后,却不敢表现出愤怒,都化为了内疚。

蛤蟆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应付严苛的父母。

他不敢对任何人发怒,反而装作很开心,生怕别人不喜欢他。

所以,他努力取悦他人,想通过幽默的方式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即使不是他的错,只要别人一发火,甚至稍微表现出一点不愉快,他就会觉得自己错了。

然后主动承认错误,把所有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朋友老獾,曾是蛤蟆父亲的朋友,每每以长辈自居,来批评蛤蟆。

比如蛤蟆沉迷汽车,老獾把蛤蟆教训得涕泪横流。

蛤蟆只能红着脸,向老獾道歉,并做出保证。

苍鹭提到了“适应性儿童”的概念。

意思是,为了处理愤怒,包括父母的愤怒,和我们自己的,不得不讨好或顺从。

这是恐惧孤独,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长的本质就是减少或打破这种依赖关系。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3.懊恼,是不敢做自己的情绪内耗

有一天,老獾来了,他又拿出家长的姿态,教育了蛤蟆一番。

并跟他提到,自己想要接替蛤蟆做校董的职位。

老獾的语气不容置疑,这让蛤蟆很愤怒,还不敢发作。

像以前一样,在愤怒之后,便是懊恼,郁闷。

他觉得也许老獾说得对,自己的确不配做校董。

苍鹭引导蛤蟆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

而老獾正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中,所以,才处处像蛤蟆父亲那样爱教训人。

但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去哪里了?

为什么他遇事不会训斥别人或挑人毛病,而只是觉得自己悲惨,独自郁闷?

苍鹭问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蛤蟆思考“这种状态是如何运作的?”

原来,如果把“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老獾在审判别人。

而蛤蟆审判的是自己,他判定自己有罪,因而不断折磨自己。

苍鹭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蛤蟆不想一辈子就这样自我惩罚,不开心地过,他希望苍鹭能教给他怎么做?

“蛤蟆,我知道这很残酷,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自己。”苍鹭回答。

现实中,我们遭遇低谷时,不要过份苛责自己,也不要精神内耗。

要想办法走出情绪阴霾,比如暗暗鼓励自己,“我能行,我可以”。

因为生活能渡的,是愿意自渡的人。

4.内心强大,是情绪问题最好的解药

故事最后,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在蛤蟆的心中,有一些变化已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他逐渐明白了,每个人都要学会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进入“成人状态”。

这样,才能把人生坐标调到“你好,我也好”的最佳位置,从而勇敢地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蛤蟆不再恐惧、抑郁,心里变得越来越有力量了。

他拒绝了老獾的要求,继续担任校董职位。

还大胆做主卖掉了蛤蟆庄园,开始投资创业,并重获新生。

读过一句话,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哪怕原生家庭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也要知道,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

或许,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也在尽力做到最好。

我们已然长大,再去追忆往事,在内心怨恨悲伤,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人生是一场体验,更是一场修行。

不管过往如何不堪,我们都可以重新开始。

重养一遍自己,不苛求,不批判,不内耗,好好爱自己。

你会发现,原来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来渡你的,为了让你变得更好。

亲爱的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不要恐惧,怀着一颗美好澄澈的心,大胆去拥抱多彩的生活吧!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