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中的应用
作者:黄籍毅    编辑:luyj    浏览量:73    更新时间:2024-03-26 11:43:18


摘要

以一例创伤应激障碍的高三生为对象,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松动其核心信念,进行危机干预,再辅之以肌肉放松法、冥想法营造安全屋,改善闪回症状,提升自我效能。辅导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下降,回避行为显著减少,社会功能恢复正常。本案例证实了认知行为疗法、冥想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有效性。

01个案概况

小宁(化名),男,高三学生。身材中等偏瘦,成绩中下,性格较为腼腆。在接手此案例的几天前,学校发生了一起学生企图跳楼的校园危机事件,小宁在对面楼上目睹了事情经过。该危机事件发生 24 小时后,我对目击事件的班级进行危机干预团体辅导,在过程中我鼓励同学们:如果目睹危机事件后产生无法处理的情绪问题,要勇于求助。小宁在团体辅导的两天后,来到咨询室寻求我的帮助。

小宁自述,他曾亲历过两次死亡事件:一是11岁时目睹曾祖父去世,亲身经历前一秒还在跟他说话的老人下一秒就离开了人世的情形,当时的他还不理解死亡的意义,只感到非常恐惧。而曾祖父去世后,曾祖母失声痛哭,挨家挨户请求乡亲帮忙安葬的情形也在他心底留下了深刻烙印,每当夜深人静时想起都会感到非常无助。二是初中上学时,他曾目睹一场严重车祸,并再次看到了死亡场景,这件事的阴影也如附骨之疽,如影随形。从那以后,他会时不时想起死亡画面,不敢走夜路,睡觉不敢闭眼。而自从几天前目睹了危机事件后,相关回忆更加频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的睡眠,极大降低了白天学习的效率。高三压力很大,他的理科薄弱,经常被老师批评,这些都让他感觉自己很没用。

02分析与评估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遭遇创伤性事件( 车祸、 目击他人死亡等) 后, 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罹患PTSD 的个体会表现出:(1) 再体验创伤,包括频繁的回忆、噩梦和闪回;(2)回避,包括试图不去回想或竭力避开相关地点和事件;(3)身体应激的征兆,包括睡眠障碍,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紧张,警惕。 

本案来访出现了如上三种表现,因此对其评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目睹危机事件并唤起幼年时的死亡回忆,进一步损害了来访的社会功能。来访逻辑思维清晰,表达流畅,主动求助意愿强;社会功能基本完好,症状持续在一周之内,属于心理辅导的范畴,可以进行心理辅导。

03辅导方法与过程

个案的辅导分为三阶段,共 4 次咨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心理问题个体存在一种核心信念,导致他在解读具体事件时出现偏差,产生歪曲的自动化思维,进而引发负面情绪。如果能挑战并修正歪曲自动思维,松动核心信念,个体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就能够减轻甚至消解。 

2)肌肉放松法。 

3)冥想法。 

(一)收集信息阶段 

本阶段收集信息,建立信任关系,澄清咨询目标,进行危机干预。 

我用同理、共情等技术与小宁建立了信任关系,了解他症状的频率、时长及影响程度,澄清他的咨询目标。 

小宁描述当时的场景:“我靠近窗口,当时(自杀未遂的学生)一往外探身子我就看到他了,也意识到他要做什么,可我被吓住了。后来其他同学也看到了,报告给老师才把他救下的。”他面色发白,“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如果我能早点报告老师就好了。”他告诉我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会回想起这件事的细节,进而联想到曾祖父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样子、初中目击的车祸场景等。

我们通过沟通确认了恐怖回忆出现的频率:每天出现,每次 40~50 分钟,尤其临睡和走夜路时都会回想起死亡场景,经常感到心跳加快,紧张害怕。事情发生后,常会失眠到 3 点,学习效率更差了。 

由此,我们制定了如下咨询目标。 

1)降低恐怖回忆频率,从 5 次/周降为 1~2次/周。 

2)降低恐惧、自责等负性情绪。 

3)改善失眠状态。 

危机事件会给目击者带来极大冲击,个体在这样的场景下无法正常行动是非常正常的。我合理化小宁的行为反应,向他科普遭遇创伤事件后常见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我还邀请他进行更多的自我表达,以此缓解情绪。 

第一阶段结束后,我根据收集到的来访资料进行了个案概念化。 

1)促发因素:来访因目睹校园危机事件,产生创伤后应激症状,勾起过去亲历死亡的回忆,近期的学业不顺更加剧了他的心理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他不断自我贬低,认定自己是无能的。

2)当前认知与行为的横断分析:小宁主要的困扰:①死亡事件的情境唤起;②学习压力。看到有人跳楼,小宁的自动思维是:“我应该立刻行动!”“我怎么被吓住了,真没用”;回想曾祖父去世,自动思维是:“我什么忙都没帮上,真没用”;而面对近期学习方面的困境,他的自动思维是:“我什么都学不会,真没用。”他的这些回忆,引发的情绪都是沮丧、自责、伤心,甚至无力的。导致他失眠、自我否定、无心学习、回避事发地点。 

3)认知与行为的纵向分析:从小宁的典型自动化思维“我真没用”出发,运用“箭头向下”技术探索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我无能”:小宁早年是留守儿童,在广西农村跟曾祖父、祖母长大,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望子成龙,对成绩要求严格。这些经历导致小宁逐渐发展出“ 无能”一类的核心信念。这些信念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被激活并具体表述为“我不够好”或“我没有用”。高中转来广东后,小宁的成绩一般,再次加重了他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强化了自童年发展出的“无能感”。

(二)干预阶段 

本阶段梳理重要事件,通过找正反证据挑战自动思维、撕掉负性标签、松动固有信念。 

经过第一次的咨询,我和小宁建立了较为良好的信任关系。我认为,案主的应激反应源于幼年时亲人离世的经历。由于年幼,小宁的认知发展得不完全,对事物的理解较为片面,认定自己对家庭没有贡献。而最近的危机事件又加重了他的固有信念“我是没用的”,促使其反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于是我开始对小宁的错误认知进行工作,通过不停搜寻回忆细节,找“正反面证据”。 

师:你能不能具体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呢?假设现在我们是法官,要认定一个“你在曾祖父去世这件事上没有用”想法的真实程度,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没帮到忙呢?或者,有什么相反的证据证明你实际上帮了忙的? 

小宁:我当时读小学,曾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就帮她倒热水,给曾爷爷擦身,我还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曾爷爷去世后,我和曾奶奶一家一家通知邻居,请他们来帮忙…… 

师:是的,11 岁的你承担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帮忙照顾曾祖父,现在,还认为你是没用的吗?

小宁沉吟不语,良久,摇了摇头。 

通过澄清细节、找正反证据,我们发现了与案主固有信念“我无能”相反的证据。这些证据松动了案主“我一无是处”的固有观念。之后我又对他学习上的“无力感”进行工作,挑战他“我真傻,什么都学不会”的负性标签。 

师:你提到自己“傻”,你如何定义傻呢? 

小宁:我觉得,其他人都能学好物理,而我总学不会,考试考得很烂,这不傻吗? 

师:在学习上,你有没有做得比较好的时候? 

小宁:我的语文一直挺好的,上次作文还被老师夸奖了,还有我的生物也不错,这次考试也有进步。 

师:你的语文不错,被老师夸奖;生物也有进步,你怎么解读这两件事? 

小宁:您是想说,我也不全傻,我还是有优点的?可是我的物理真的学不好啊。 

师:这次物理没考好,有没有其他除能力以外的影响因素呢? 

小宁:我考试之前很紧张,总觉得自己学得不扎实,担心考试很难,前一个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大脑一片空白…… 

师:是的,你很紧张,在考试前非常担心,考试的状态也不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你的发挥,而且你把“学不好这一科”泛化了,给自己贴上了“我一无是处”的标签。如果是你的好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也会认为他一无是处吗? 

小宁连连摇头。 

接下来通过冥想创设“安全屋”,增加安全感,替换恐怖回忆的闪现。 

经过前两次的咨询,小宁反馈称自己有意识地摒弃“自己没用”的想法,学习的动力增强了,说明他内在负性标签松动了一些。但“恐怖回忆”仍时常闪现,本次咨询主要采用了放松法与冥想法,针对恐怖回忆进行工作,助力案主建构“安全屋”。 

我让小宁选择一个舒服的坐姿,双脚自然垂放在地,双手放在大腿上,闭上眼睛,我口述放松练习的旁白,2~3 个深呼吸后,开始逐步进行肌肉放松练习。随着我念出肌肉部位名称,学生绷紧该部位的肌肉,从 1 数到 10,然后放松。在每组肌肉练习之间停顿 15~20 秒,保持均匀的深呼吸。通过调整肌肉状态,缓解情绪。 

引导语:请紧皱眉头,皱起来,还不够,用力皱,再用力,把眉头皱成一个川字。保持 10 秒,放松;请咬紧牙关,用力,再用力,想象要把牙齿咬碎,保持 10 秒……好,请放松;请尽力耸起你的肩膀, 尽量用肩膀去触碰耳垂,用力,再用力,好,放松;请双手握拳,掌心相对,互相挤压,两手保持一条直线,想象手掌心有一个球,用力压碎它,用力,再用力……把膝盖并拢,想象两个膝盖间有一个东西,用膝盖夹碎它,用力,再用力,更用力……好,放松…… 

在完成从上到下的放松练习后,我指导小宁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现在我会从 5 数到 1,随着我的倒数,你会感到越来越放松”,数数时,尽可能每个数字发音能有一次呼气的时长,每个数之间有 1~2 个呼吸时长的间隔。在数与数的间隔,给出进一步放松提示语: 

“想象在你的眉心,有一个小光球,它绕着你旋转,它所到之处,你会感到放松。” 

“光球来到你的头顶,你感到轻松感像清水一样从你的头顶开始流下来,蔓延过你的脸、你的脖子。” 

“光球来到你的肩膀,你感到肩膀、胳膊,其他身体部位逐渐放松。” 

提示语从眉心开始,依次向下,直至脚尖。 

“ 光球来到你的脚尖,你感到轻松感从脚尖开始蔓延,到脚踝,到大腿……你越来越放松了……” 

帮助他放松之后,我开始使用冥想法营造安全屋:“现在,不要睁开眼睛,保持均匀的深呼吸。想一个你最放松、最让你感到愉悦、舒适的画面。” 

“它可以是一个房间,也可以是一个场景,也可以是一段令你难忘的回忆。” 

“你的安全屋是什么样的?里面有谁?在做什么呢?” 

学生思考了一会,答道:“ 我想到一个场景,我和表弟表妹一起在沙滩上玩耍,很开心。”说着,小宁微微扬起嘴角。我继续引导他建构安全屋:

“ 沙滩上有些什么?你听到海浪的声音了吗?海浪冲刷到脚背是什么感觉?脚踩在沙子上是什么感觉?你闻到海的味道吗?阳光洒在脸上,是什么感觉?” 

学生慢慢回答:“他们两个在捡贝壳,一边捡一边笑。我慢慢在沙滩上走,海水时不时冲刷过我的脚背,脚陷进沙子里,软软的,有点硌,太阳快要下山了,沙子被晒得有些烫,但脚踩上去有种温暖的感觉……海风吹过来,湿湿咸咸的,坐在沙滩上,我感觉要陷进去了,海水也温温的,很舒服、很放松、很开心。” 

安全屋建构得越具体、越充满细节就越容易被大脑提取。小宁脸上紧绷的表情逐渐松弛,嘴角微扬,背靠在沙发上,完全放松了下来。随着倒计时,冥想结束。小宁眼中泛着泪花,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我觉得很放松,也很安心,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太好了。最近我一直睡不好,我想今晚我应该可以睡个好觉了。”

我布置作业,让他每天睡前做 5 分钟的练习。本阶段咨询结束。 

(三)巩固与收尾阶段 

本阶段强化干预技术,进行心理教育,帮助案主寻找资源。 

小宁第四次来的时候,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一周了。这一次的他看起来精神饱满,说话声音都大了不少。他说自己最近参加了一个比赛,他从初赛一路杀到了决赛。他对比赛很有信心。

谈到恐怖回忆,小宁说最近一周出现了 2 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不长,自己已经没那么害怕了。我给予了他“正常化”的回应:“你的恐怖回忆由来已久,偶尔反复都是正常的。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回忆频率确实下降了,对你的消极影响也减轻了,对不对?” 

他点点头:“确实,我最近走夜路都不那么害怕了,也敢从当时事发的地方经过了。” 

我继续鼓励他:“我们原来的安全屋冥想法还可以继续用,接纳我们的情绪,也接纳偶尔出现的恐怖回忆。” 

在此之前,我已经松动了小宁“我一无是处”的核心信念,在本次咨询中,我又引导小宁从近期事件中寻找“我是个无能的人”的正反证据,学会对重要事情归因,列出其他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启发他思考:我们无法决定考试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的是要不要提升应试技巧、明确复习规划、扎实复盘等, 考试结果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我们可以决定如何解读一场考试的结果。考试丢分不代表我们的失败,更不代表我们无能。恰恰相反,丢分启发我们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下一步要做的是整理心情,认真复盘,查缺补漏。最后,我帮助小宁挖掘身边的积极资源。比如他自身的成功经验、内在品质、他的人际资源,好用的学习工具等。我们具体讨论了以下问题: 

1)他想获得怎样的帮助? 

2)他能从哪里获得帮助? 

3)他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向谁求助?这个部分主要就是赋能,给予他力量感。 

最后我用几分钟总结和收尾, 总结我们这几次辅导的讨论要点和收获,咨访双方都给予反馈,我继续鼓励他:我们已经很好地克服了恐怖回忆带来的影响,虽然日后它可能还会出现,但是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迎接今后的挑战!

04辅导反思

本案中,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唤起了案主原有的恐怖回忆。案主由于早年留守的经历,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导致他在幼时就形成了“我无能”的核心信念。亲人离世和车祸都给他留下阴影。后转到广东学习,一时跟不上学习进度。再加上高三学习压力猛增,考试失利,这些再次激活了案主“我无能”的内在图式。

此外,校园危机事件也对他造成极大冲击,产生了系列反应。因此,即便我已经在他们班上进行了团体危机干预,在辅导中,我仍用一次咨询,通过同理、共情、合理化、邀请分享等帮助案主自我表达,宣泄情绪,再次进行了必要的危机干预。

当他情况稳定后,我通过寻找典型事件,识别他歪曲的自动思维,使用“箭头向下”技术进行横断分析与纵向分析,找到了他的核心信念。通过对创伤反应的心理科普、对死亡事件找正反证据挑战“我无能”的自动思维,通过改变肌肉状态放松身体,再进行安全屋的冥想,效果较好。要注意的是,对此类个案,信任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肌肉放松法和冥想法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结合来访者特质和咨询进展综合考量。

参考文献

[1]杨月新. 学校心理辅导中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个案概念化示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6):48-51.

[2]黄瑞雯. 吴诗瑜. 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诊断与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医学,2021(4):311-322.

[3]王凤姿. 认知加工治疗用于PTSD患者的心理康复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4):47-51

[4]贝克.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 张怡,孙凌,王辰怡,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本文刊载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36期。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