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苦来自小时候的乖
作者:实用菌    编辑:kangjj    浏览量:94    更新时间:2019-03-17 22:15:34

【推荐小语】

乖巧懂事是我们的教育文化中倍加推崇的样板。乖巧的孩子容易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青睐,乖巧的孩子更容易走上顺畅成功的人生坦途。事实真的如此吗?从人生的长线和生命的价值去看待这种乖巧的影响,也许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01

电影《无间道》里有一句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这个任何事情,不仅包括眼下看起来错的事情,也包括当下看起来对的事情。

也就是说,即使你的某些做法当下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但如果固着于此,当时间或者环境改变,你也可能会付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代价。

比如那些小时候很乖,很听话的孩子,他们的懂事会换来大人们的认同和夸奖,并因此享受种种便利。

但是成人之后,你会发现他们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02

《不乖》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位名叫伊蕾娜的故事。

伊蕾娜是家中的长女,平时深受父亲的喜欢。

在她5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这时,父母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弟弟的身上,她不再是家里的中心。

这让她很受伤,为了重新“挽回”父亲的爱和注意,她一开始做了很多尝试。

首先,她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父亲的目光,但得到的是父亲的不满和批评。

接着,她摆出一副病恹恹、虚弱无力的样子,但是也没有什么作用。

最后,她终于发现了一个赢得父亲认同和喜爱的方法:变成一个对父亲有帮助的乖孩子。

这时,她的意识中渐渐地拥有了这样一种信念:

当自己能够为大人做一些事情,能够帮上忙的时候,才是一个好孩子,才能得到大人的认同。

20岁时,伊蕾娜有了男友。

虽然爱情让人沉醉,但她的内心却总是满怀恐惧,总是担心失去男友。

因为她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不为男友做些什么事情,就不配得到对方的爱。这就像她小时候与父亲的关系那样,如果不为父亲做些事情,就得不到父亲的爱。

伊蕾娜对男友掏心掏肺、鞠躬尽瘁,甚至都不敢有任何抱怨,但即使这样,两个人最后还是分手了。

03

生活中有很多像伊蕾娜这样的人,他们为了得到对方的爱而燃烧自己,但很多时候结果却并不如意。

他们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总是换来一场空?

简单来说,原因在于两点:

首先,接受付出的人感受是这样的:

面对别人的付出,刚开始时会很感激,觉得很幸福,但时间久了,就会渐渐麻木,甚至本能地认为是对方应该做的。

而且有时候,面对对方那么多的付出,内心会有一种压力,总想逃离。总感觉自己和对方在一起时有一种亏欠感,又无法弥补这种亏欠敢,这种感觉也很痛苦。

04

其次,付出者的人感受是这样的:

一种感受是恐惧。

和对方在一起时,感觉自己做那么多更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害怕。

害怕被忽视,害怕被抛弃,因为内心有这些恐惧和不安,所以才更要紧紧地抓住对方。于是,顺从对方,为对方做任何事情都是必须而为之的事情,只有这样,对方才不会离开自己。

另一种感受是厌恶。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若不重视自身喜悦的体验,而总是选择“得到他人认可的选项”,最终将无法体会任何喜悦。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活着的目的是扮演“让他人接纳的自己”,而不是“做真正的自己”,那他将很难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种状态久了,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情绪。你会厌恶自己即使不开心,也要装出高兴的样子;你会厌恶自己即使很难过,也要装出没有关系的样子。

总之,当你总是扮演“凡事听话、百依百顺的乖孩子”形象时,你的核心情感中就会有着一种“厌恶”的情感。

因为这些隐藏的感受的存在,就决定了他们看似很相爱,看似很幸福的情感背后,蕴含了很多破坏性的能量,甚至导致感情的破裂。

05

在《不乖》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观点:

那些温顺的乖孩子们,其实是在带着精神性死亡来展开自己的人生。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生活是基于“成长动机”。

所谓“成长动机”,是为了满足基本欲求、实现自我的欲望而驱动的生活。

而那些乖孩子们的生活则是基于“匮乏动机”。

所谓“匮乏动机”。指的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归属感或亲密关系等基本欲求时,为了填补不足而起的动机。

心理学家霍妮认为:

“迎合他人的结果,就会感到无法依赖自己。”

在这种状态中长大的人,内心是充满不安的。

他们认为,只有自己说出对方喜欢的话时,对方才会高兴;只有自己不断付出时,对方才会在乎自己;只有自己成功时,才能得到对方的爱。

这样做的结果时,他们对身边人付出越多,扮演别人喜欢的“角色”越逼真,就越对自己丧失信任感,直至迷失自我。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