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纳等于躺平吗?(二)
作者:Celia    编辑:kangjj    浏览量:164    更新时间:2023-12-04 18:26:45

#真正的自我接纳和“爱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Shelly CarsonEllen Langer深入研究了自我接纳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一个真正自我接纳/自爱的人,具备以下这6个方面的特质(Carson & Langer, 2006):

一个真正自我接纳的人首先是真实的。Ta会认可自己真实的感受,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投入生活。
Ta不愿粉饰自己的生活,也不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赢得他人的认可对ta来说是相对不重要的。

一个真正自我接纳/自爱的人,会明白自我评价是一种选择。哪怕是自己身上的同一个特质、同一个行为,ta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多种视角来看待它——没有绝对坏的特质和行为。 Ta甚至能够接受那些让自己感到痛苦的行为,并且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不在未来重复它们。也就是说,他们会接纳自己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对自己不好的行为,知道这只是自己当前的某种需要,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未来停止它。

一个真正自我接纳的人,也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放弃在当下继续行动。Ta只会更谨慎地思考当下,调整自己的做法。反而是那些没有自我接纳的人,会不断甩开责任,试图否认自己的过错。

一个真正自我接纳和自爱的人,不会因为他人是谁或拥有什么,而感到个人价值被削弱。
相反,凡事和他人比较,可能会带来自我苛责。有研究发现,人们越是频繁地在吸引力、智力、财富、性格等方面和他人做比较,越容易感到负罪和悔恨,也越容易指责自己(White et al., 2006)。

很多人会用一些僵化的类别来描述自己——“瘦子/胖子”、“学霸/学渣”、“大龄”……尽管有玩笑的成分,但这样的分类其实是狭隘的,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限制。 而一个真正自我接纳和自爱的人,会认为每个人的自我是多面向的。Ta会充分拥抱自身的复杂。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眼下别无选择,或是认为自己无法做出好的决定,盲目听从更权威的人,将自己生活的掌控权拱手让人。 一个真正自我接纳和自爱的人,也会向他人寻求建议,但那些建议只是参考,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仍是ta自己的选择。Ta会感到对自己生活有“所有权”(ownership),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

自我接纳和自爱能够为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当一个人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和自爱,ta和真实自我的关系将变得更融洽,既不会自欺欺人地放纵自己、放弃为好好生活付出努力,也不会通过自我苛责去伤害、攻击自己,消耗内在的情绪资源。即使感到烦恼、不安、不快乐,ta也不会陷入自我怀疑。以这种方式生存,我们能够激发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 如何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和自爱?

要想实现真正的自我接纳和自爱,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正念的心态(a mindset of mindfulness)去生活。

Ellen Langer (2000)认为,正念是一种灵活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我们积极地投入当下,留意新事物,对环境保持敏感。一个以正念的心态生活的人,有能力从多个角度观察身边客观的事物(objects)和所处的情境(situations);当情境发生变化时,ta的观点、角度也能够随之发生转变(Carson&Langer,2004)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吃甜食会长胖”,所以拼命“管住嘴”,直到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吃很多,而后又非常后悔,拼命责怪自己。 但以正念的心态去吃甜食,你可能会观察到,在想吃甜食的时候,吃哪一口的体验是愉快而满足的,而哪一口是过于甜腻的,从而可以灵活地选择什么时候要吃,而什么时候要停下来。 可以说,正念的状态从定义上就包含了自我接纳,因为正念所关注的重点是接纳和探索当下的体验,而不是陷入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

也就是说,通过提升我们正念的程度,我们可以学会不带批判地看见自己的方方面面,看见之后,我们还能够选择不因为其中某一个部分,否定作为整体的自己。 Shelly CarsonEllen Langer2006)改良了一系列曾在临床中使用的提高正念的技术。我们从中精选了3个日常特别容易做的练习,来帮助大家逐渐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

练习1:积极观察新的变化。

尝试正念生活的第一步,是积极地留意环境中新出现的人、事、物,或是已经存在的人、事、物新发生的变化;不要将这些视为理所当然。只是去观察,且不要做评判。 随着我们将这种积极的观察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会更容易发现,自我的哪些方面是我们还不那么了解,又或者是我们一直回避的。

练习2:把自我想象成一个“正在打磨的作品”。

做不到自我接纳和自爱的时候,你可能会习惯否定自己。比如“我不擅长数学,每次算数都错”、“一胖毁所有,我就是没有吸引力”。但这种思考方式,封锁了改变的可能,会为你带来伤害。 下次再想去否定自己时,你可以用“可能性词语”取代“固化词语”。比如将“我是”(is/am)的句式,换成“我可能是”(may be)、“我可以是”(could be)。

“我可能是不擅长数学,可能过去每次算数都错”(但以后也可以算对)

“我可能是胖,我可能是没那么有吸引力的”(但也可以变得更有吸引力)

仅仅是语言上的微小变化,就会帮助我们少一些自我否定,看到更多改变的可能。

练习3:书写“正念”日记。

在每天结束时,写下这一天的重要事件。在回顾过去时,进行专注的、不评判的观察练习,并将这些观察和体验记录下来。 这样的日记书写,有助于让你正念地去体验接下来的生活,还可以让你更容易发现生活的连续性和方向,从而更能够接纳当下的自己。 随着你转向正念的心态去生活,你可能会发现,那些过去困住你的“好”与“差”的标准,慢慢变得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的体验。你会发现,自我接纳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你在真实地、充分地活在你的生活中。

随后,你还可能会发现,在这样的心态中,自己变得更可爱了,你有了更多的能力去爱上一个作为整体的自己,不再苛责、厌恶和否定。

愿你们都能在自身中安居。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