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坏人格”更值得深交?
作者:徐亚辉    编辑:luyj    浏览量:162    更新时间:2023-09-04 19:14:59


对于“讨好型人格”这个说法,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随口就能列出几条:不懂拒绝,害怕麻烦别人,为了避免冲突常常妥协,敏感等等。

相对于此,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起了“讨坏型人格”。他们正在狠狠学习“我话还没说完,不要打断我;不可以,不需要,一点都不好笑,这样做很不合适,不要打扰我,你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这样一系列鲜明的表达。

生活中,我们能够坦然表达不满,及时维护自身的边界,不至于“忍一时越想越气”,想想都是一件太爽的事情。

爽归爽,有位网友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双标”——如果自己这样说话感觉很爽,但交朋友遇到这种,就立马不喜欢了,不想跟性格拽拽的人玩儿。

另外也有人问:“爽完了,然后呢?断交吗?这种讨坏,适用于一些长期关系吗?”

看来,要“坏”得有效,真不是单纯发狠就能解决的。从讨好到讨坏,再放到人际关系中,这之间有一些细节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一、讨坏,和讨好的本质相同

如果我们曾经从父母那里得到过足够的爱护和尊重,可能就不会在日后的关系中有那么多的焦虑,也不需要刻意来处理这个议题了。所以,当听到一个人说要“狠狠学习”如何讨坏,我会首先心疼TA一秒,因为可以想象的到,在此之前,TA已经讨好太久。

在精神分析里,有一种看待问题的思路,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话,基本表达的是同一个本质,而且两个极端常常互为防御。解锁这样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事情。

比如这几天我听到的事情:某所重点高中里面,几个女孩有着共同的经历,就是在所有方面都被父母严密控制着。她们周末一天要辗转5个补习班,吃饭全部在车上解决,甚至上厕所的时间超了几分钟,也会被父母敲门催促怎么还不出来做题。

但这几个活成“机器”的女孩,她们在学校私底下做出的事情,相信让每一位家长听完都睡不着觉。在父母面前的时候,她们迅速变回那只顺从乖巧的小绵羊,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父母面前的顺从,是在防御内在极度的扭曲;背后干的“坏事”,在防御自我被消解的恐惧。本质上,都是在对即将或已经彻底失去自我的两种极端反应。

同样道理:过度讨好是因为一个人压抑了很多的攻击性,然后投射性地以为别人或者关系也是攻击性的,为了防御攻击的发生,所以经常以讨好的姿态来应对关系。

反过来,讨坏,在心理层面是对融合焦虑的防御。还以高中女孩为例,她们每天被父母摆布生活,不能以独立的个体存在,那么在心理上就被父母融合得太厉害,之后走到另一个极端,以干坏事的方式象征性的把父母推开。

放眼到日常人际中,从讨好到练习讨坏,本质上都是自我受到了威胁;而讨坏,是为更多成为自己所作出的最后努力。

二、讨坏就是做自己?

讨坏不当,不仅不能做自己,反而是对发展自己的阻碍。

有些人在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以后,似乎找到了自己精神痛苦的原因,接着就不假思索开始行动了。

比如眼前的亲密关系不幸福,原来是父母对待我的方式造成的,那么就回家找父母对质。自己不成功是源自太压抑没有活出攻击性,就不顾别人的感受和整体的考虑,说话做事只顾自己爽。

这种怼天怼地的讨坏,会受到现实中太多条件的限制,很难被别人容纳下来以满足我们的成长需求。比如面对领导、客户,或者一个比自己更敏感的人,我们不可能牺牲掉全部关系来成全自身的攻击性。

正如开头提到的那位网友,他可以对别人讨坏,但接受不了别人对他讨坏。其实这是一种内在极其脆弱的婴儿状态,婴儿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养育者随便动动手指,婴儿就活不下去了。

他必须走到成年人的心智水平上来,哪怕稍微想一想:我这么说话,对方会有什么感受?

既然我们知道了讨好和讨坏的本质都是“不能做自己”所导致的行为模式,那么就可以放弃极端的做法,直接想想做点什么能让自己找到踏实的存在感就行了,没有必要把那么强烈的情绪投放在人际关系中间。

当然,还是要多说一点,网络上列举的那些讨坏的沟通方式,呈现在不同的语境和态度下,带给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差别在于,我们是基于一种未经思考的表达习惯,还是在明显受到边界侵犯后的反应。

如果是后者,个人认为没什么问题,毕竟有些情况下的侵犯,就是要狠狠回击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至于前者,温和坚定永远比开口就怼更具有关系的建设性。

三、讨坏的人,值得深交?

有个段子讲,一个人要想不内耗的重点在于:能怪别人的事,尽量不要怪自己。

听到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会心一笑。虽然在实际操作上不一定妥当,但从动力学上来说这话没毛病,是在鼓励人们向外释放攻击驱力,减轻抑郁。

也有人说:“我就喜欢怼天怼地的人,和他们在一起就很爽,简单又真实,相处起来不累,值得深交。”

的确,如果自我消耗太严重又做不到讨坏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身边有一个随时攻击无障碍的人,在他们身上实现自我压抑的那些能量的表达,于无形之中卸下负担。

这让我想起常见的一种夫妻关系类型,比如我朋友的父母,老两口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不打不骂,也谈不上和睦相处,主打的就是一个“怼怼更健康”的模式。

朋友看不下去跟我吐槽:“我妈整天就喜欢怼我爸,我爸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还是乐呵呵不生气的那种,真气死我了。”

我被她的话逗笑了,紧接着心里就冒出一句话来:这位老妈,能处。

为什么呢?有时候两个人能够相处长久,在于其中关系的微妙。表面上看,老妈习惯讨坏,但内里很可能是在替老伴儿表达攻击。对于朋友的老爸来说,我找个人代我表达攻击性,我自己就不必承受由攻击引起的内疚了,也就没气可生了。开个玩笑,敢情这老爸才是幕后的大Boss啊。

言归正传,讨坏的行为,是“拿回”自己的过程;如果说讨坏的人值得深交,是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被允许的希望,同时增强了自我力量感。

四、怎样讨坏,才更好?

有句话叫做:真实最有力量。讨坏的人多半都在追寻真实。

但别忘了,真实并不是全部都应该被推崇。在真实当中,有能促进人发展的部分,同样也有破坏性的部分。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真实地渴望财富,但不能直接去抢。

我们渴望在人际社会中更加自由真实的伸展自己,一方面要具备讨坏的意识,也就是有能力维护自己的边界;另一方面要有与外部和解的能力,人活着不可能不妥协,适度妥协是自我功能良好和人格健康的体现。

总结来说,讨坏这件事,意识比盲目行动更重要。有了意识,就可以不必要在极端上面找答案,而是在讨好和讨坏之间,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从讨好人格到讨坏人格,背后是对关系的渴望,对我边界的维护。精神分析就是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潜意识的过程,以及这些潜意识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

有弥联合心理推出的“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课程,通过真实案例带领,深度剖析自我,读懂内心真实的情感诉求。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