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幸灾乐祸
作者:心是孤独的猎手    编辑:dengl    浏览量:47    更新时间:2024-04-15 16:47:47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过一些幸灾乐祸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他人抢不到心心念念的音乐会门票,而我们恰好拥有位置特别好的门票;

可能是坐地铁的时候,他人没有准时赶在地铁出发的时刻,而我们恰好坐在地铁上;

也可能是他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Duang的一声与地面亲密接触了,而我们的奶茶却紧握手中。

什么是幸灾乐祸?

从字面上理解,幸灾乐祸是在他人遭遇不幸时感到开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幸灾乐祸指别人遇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不幸、灾祸又或者是厄运,当别人遭遇这些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开心或高兴的感觉,这就是幸灾乐祸。这种感觉可以用一个段子来描述:

问:青春痘长在哪里才能使你不担心?

答:当然是长在别人的脸上了!

幸灾乐祸是一种阴暗的“底部”情感

//如何理解幸灾乐祸的阴暗?

享受阴暗的快乐。

“他人厄运”的发生上,“seeing”「目睹」与“making”「造成」存在显著的区别[2]。

尼采认为,同样是感到快乐,通过直接竞争来导致别人遭受厄运(making)与在一旁坐看别人倒霉(seeing)是不同的,后者享受的快乐更加阴暗与“非法”。

也就是说,幸灾乐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我们的缘故而造成他人不幸,对此我们感到幸灾乐祸;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并非造成他人不幸的直接原因,但我们对他人的灾祸也会感到幸灾乐祸[1-3]。

这两种类型的幸灾乐祸就好像别人掉落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是因为我们不小心碰倒了奶茶,还是他自己不小心手滑了?

暗戳戳的感觉“最痛快”。

在群际幸灾乐祸的研究中发现:幸灾乐祸既区别于含有轻微恶意与偏见的骄傲、沾沾自喜,又不同于显露直接恶意的愤怒和竞争,这种暗戳戳的感觉尤其显得阴暗。

无法预知的阴暗面。

幸灾乐祸的阴暗究竟可以达到何种程度,目前尚无定论。在一些研究中,人们认为只有中等强度的负性事件会引发幸灾乐祸;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如果有之前的厌恶作为前提条件,严重的人命事件也能引发幸灾乐祸。

因此,幸灾乐祸的阴暗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想象。

//如何理解幸灾乐祸是一种“底部”情感?

“底部”这个词语相当恰当地描述了幸灾乐祸的最深层本质,其意义可以从低级性、内隐性和普遍性三个角度理解。

对于“低级”,西方先哲和思辨时期的心理学家提到幸灾乐祸,无不是站在道德的高点对其进行审判。柏拉图称它为不公平和邪恶的,并且建议人们尽可能超越它;叔本华称它是绝不掩饰的恶性快乐,他认为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毫无价值。

对于“内隐”,为何“幸灾乐祸”这一普遍存在的情感会在多种人类文化的语汇上隐形?对此可能的假设是:人们对自身幸灾乐祸的感知有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外的,也就是内隐的。对比其他文化,正因为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人性恶”的分支,中国人不惮承认这一情感的存在,因此我们会在语言中创造一个专门词汇来描述这种感情。

最后,幸灾乐祸虽然并非在所有文化中都有专门的词语来形容,但这种情感本身是普遍存在的。所有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都一定在某些时刻产生过幸灾乐祸的情绪。

我们为什么会幸灾乐祸?

社会比较理论、应得理论、公平世界理论和群际情绪理论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幸灾乐祸产生的原因。

//社会比较理论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们借助社会比较进行自我评价。人们的情绪状态,不仅与自身情况有关,也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有关。

尼采认为,与成功的人(指具有高成就、高地位或者拥有某种厉害的技能的人)进行比较时,人们会感到自身弱势的痛苦,这使得人们更容易对他们随后的失败感到幸灾乐祸。

也就是说,一旦成功的人遭遇失败时,我们便会感到幸灾乐祸,以此消减对自身弱势感到的痛苦

//应得理论

根据应得理论(Deservingness Theory),处于低地位的观察者对于自身低地位的合理和不合理的看待方式会影响他们对高地位者的看法,以及高地位者遭受合理或不合理的厄运时观察者所产生的幸灾乐祸与同情。

观察者自身地位的合理性、高成就者成功的合理性、高成就者倒霉的合理性,这三方面的合理性评价会综合决定观察者对高成就者幸灾乐祸的态度——个体对他们自己的不幸事件越负有责任就越会激起别人的幸灾乐祸而不是同情。

总结一下便是,应得性与幸灾乐祸之间存在以下路径:应得→不公→愤恨→幸灾乐祸。

//公平世界理论

公平世界理论(Belief in a Just World)的主要观念是:个体需要相信自己生存在公正的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不同的人有不同强度的公平世界信念,公平世界信念越强的人,越倾向于认为个体应该对自己的厄运负责,并在看到他人受难时体会到更多的幸灾乐祸和更少的同情

//群际情绪理论

群际情绪理论(Intergroup Emotion Theory, IET)认为,群际情绪是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将群体看作自我的一部分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

群际情绪理论的主要假设是:(1)认同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会评价和解释与他们群体相关的事件;(2)群体评价产生指向内群体和外群体的群体情绪;(3)群体情绪又可以作为刺激条件,激发指向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行为。

而幸灾乐祸的相关研究发现,内群体认同越高的个体,当外群体遭遇不幸时更容易幸灾乐祸

最后

到目前为止,仿佛所有的结论都指向一处,那就是:幸灾乐祸是一种阴暗的“底部”情感。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幸灾乐祸呢?

比如采用进化的视角,幸灾乐祸就会被当成一种择偶价值追踪机制(mate-value-tracking mechanism),当看到竞争者遭遇不幸,而且这种不幸会降低竞争者的择偶价值时,人们就会感到更开心

进化论认为,女性的择偶价值与外表的吸引力有关,男性的择偶价值与社会地位有关。女性竞争者在外貌上遭遇不幸时,女性会感觉更开心;男性竞争者在社会地位上遭遇不幸时,男性会感觉更开心。

进化视角从个体层面出发,强调幸灾乐祸对自身的影响[1],这让我们意识到至少幸灾乐祸能让一些人更开心,从某种角度看也算是幸灾乐祸的积极意义了。

「有些人靠消耗别人的眼泪,试图止住自己的眼泪。」说到底,幸灾乐祸还真是兼具阴暗面与闪光点的复杂的情绪体验啊。很多人会觉得幸灾乐祸是不道德的,是应该被谴责的,但如果理解了幸灾乐祸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是不是可以更客观地去看待幸灾乐祸这种情绪体验呢?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