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强=高自尊?——我们对自尊的误会
作者:萱草百合    编辑:kangjj    浏览量:250    更新时间:2020-06-28 23:04:32


【推荐小语】自尊心与心理学中所说的高自尊具有不同的内涵。自尊心强的人,往往是低自尊的表现。高自尊需要对于自己全然地认识,欣然地接纳,了然地发展。

 

自尊心强并不是高自尊

昨天晚上,我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我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目睹过父母吵架和父亲出轨,见证了母亲痛苦的婚姻生活,这些事情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自卑、敏感的种子。

有着极强自尊心的我,事业有成。可是即便如此,我也很少真正地肯定自己,在别人面前我总是尽力调节气氛的那一个,在很多人眼里我乐观强大,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内心极度自卑。

感情生活中的我更是如此,经常不认同自己的价值,总是觉得“我不配”,总是不自觉地想要讨好对方,最终都是牺牲自我来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

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现在的样子,甚至产生厌恶感。为了更加了解自己,我自学心理学,那天看到自尊心强和低自尊的表现,感觉两个都特别像我,老师,请问我究竟属于自尊心强还是低自尊呢?”

从这条留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优秀女性的焦虑内心,同时也可以看到人们对心理学专业术语的混淆,甚至误解。

就这个机会,我想跟大家聊一聊,自尊心跟高低自尊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克服自卑,提高自尊水平。

什么是自尊?

首先,自尊意味着对自己愿望的尊重。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了自己,有了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需求,确认自己的价值。而自尊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对自我整体的一种态度,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是自我认知的评价;根据对自我认知评价的高低,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

高自尊有如下表现:

良好的自我认同,内心有着充分的安全感;

能够确认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能够适当接纳;

有很好的自主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

有热情,不怕犯错误,敢于尝试和冒险;同时,能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寻找各种解决办法,也会坦然寻求别人的帮助;

真实、坦然,不会过于要面子,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 

与此相反,低自尊的人一般具备下列特征:

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同,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别人的认同;

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自己,在生活环境中看到过多的负面因素,总觉得自己不行;

他们也想做事,但总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总是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

依赖性强,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口头禅是“某某说”,即使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敢坚持;

人际关系中,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更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或态度;

安全感差,行事为人会有过度的防御,用追求完美来满足自己潜意识里的安全需求;

注重面子,善于伪装,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两类人完全天壤之别呢?

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每个人的成长经验。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适当的依恋与独立,他就能够从环境中吸收积极因素,来建立自己的自尊;如果一个人跟父母形成过度的依恋关系,就不能充分的自我独立、这可能导致他的低自尊。

其次,自尊心强弱和自卑、自信关系更紧密,自尊心过强是自卑的表现,也是低自尊的表现。

自尊心太强的人,内心的敏感度更高,情绪颗粒度更细,他们需要掩饰脆弱的心理,越缺什么,就越想要掩饰什么;越是内心空虚,越需要面子去支撑。在感情里,这样的人情绪经常会失控,容易把对方逼走,和这种人相处起来彼此都会非常累而导致分手或离婚。

如何克服自卑,提高自尊水平?

1. 提高认识自己的能力,区分早年和现在的状态,不要因为恐惧而重复糟糕的关系模式。

前面留言那位姑娘还跟我说,由于从小受到父母婚姻不健康经历的影响,自己也曾有过几段不成功的感情,这让她更加潜移默化地认为:“亲密关系本就是痛苦的,我无法获得幸福。”

她的几段感情不知不觉地走入这个轨迹——回到受虐者的位置,遭受痛苦的伤害。她特别害怕挑战这个框架,建立健康的,但自己不熟悉的关系模式。

有时候,低价值感其实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直不愿做出改变,不断重复旧的错误的感情模式,结果属于自己的情感剧本总是以悲剧收场,形成痛苦的恶性循环。

我也见过和她有过类似遭遇的女性朋友,凭借着自己的坚强、上进,积极重塑自己,每天健身、认真工作、成长自我,她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感觉到自己的卑微无力时,我的状态是充满力量感的成年人,还是从前那个柔弱的孩子?”

只有自己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自己不再是从前那个缺乏自保能力的小孩,而是一个有实力和自主性的成年人,才能有动力从过去的无力感中挣脱出来。

2. 每个人都有短板,发现并加固自己的长板。

以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短板理论——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一种思维方式——找缺点,不断改善自己——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完美,是完不了的美;过度追求完美,是对自己最大的苛责和伤害。

为什么要发现并不断加固自己的长板呢?

现代社会分工很细,分工意味着高效。只有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你才能得到高价值感和高回报率,否则就像猴子掰玉米,什么都想要,最后事事都做不好,于是后悔、自责,导致越来越自卑。 

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领域,才能做到极致。因为是优势,所以你喜欢它、擅长它,又能不断得到正面反馈,你会在这条路上跑的越来越快,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充满自信和正能量。

3. 无条件爱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相信无需满足外界的期待,你就是你,就是那个独一无二、值得被爱的自己。

如果把别人的要求看得太重要,为了达到别人的眼光而活,自己的需要才被看到,那么,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交易:如果拿不出对应的筹码,满足特定的条件,就不配去拥有。 

比如,如果我学习不好,父母就不会爱我;如果我不能时刻迁就老公,他就会去找别人;如果……这样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讨好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甚至被自己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我们需要清除关系中功利化的部分,逐渐意识到有一种爱是无条件的,做自己,不去迎合别人也能被爱,不匹配导致的焦虑感会大大降低,自己的低姿态、低自尊也会大大转变。

 总之,可操作性的方法还有很多,在这里只是提供给大家几个改善的方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知道与做到的距离。

认识问题是在意识层面开始了解真正的自己,但想要从行为上看到改变,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体验。比如,被无条件爱着的体验等等。

这需要我们不断去练习,不断重复类似体验,才能巩固或加深这种感觉,形成初级的“肌肉记忆”,最终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