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这4种人将脱颖而出
作者:碧读怡然    编辑:kangjj    浏览量:178    更新时间:2020-02-20 23:59:36
  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大浪淘沙。

它会淘出那些更好的人,或者每个人品质中向上的部分。虽然现在大部分人宅在家里,同样受到疫情的影响,但疫情一过,当生活重新步入正轨,具备以下特质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

1.情绪稳定的人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深以为然。

小孩子才会乱发脾气,淡定平和的内心、沉稳持重的情绪,才是一个成年人的致胜法宝。

此次疫情中,在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清流哥”火了。

他有些与众不同。

周围很嘈杂,他却能够专注于书本,沉浸于阅读。其实,他和他的父母,一家三口,已经全部被确诊为新型肺炎。如果换做别人,面对这样的境遇,或者早就崩溃了。

而且,在方舱医院里,那么多病人、医生,匆忙的脚步声、聊天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一般人哪还有心思读书。 

可清流哥却泰然自若,仿佛这满世界的喧嚣与他毫无关系。他的照片,一经上网,迅速刷屏走红了。有人说,看到他,心里多了片刻的安宁。与此同时,他还收获了一大批迷妹。

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当一个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便意味着他掌握了喜怒哀乐的主动权,他统筹全局,理性思考,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一个冷静淡定的人,都会比其他人更接近成功。

2.保持干净的人

我的闺蜜小刘是出了名的爱干净。疫情发生之前,她每天都是最早到公司的,然后开始擦地、擦桌子,虽然是简单的卫生打扫,却为她赢得了上司和同事的一致赞誉。

疫情发生后,大部分人都只能宅在家里。每天邋里邋遢的人,大有人在。甚至网上还流传着一个段子:每周洗一次头,都是远程办公的最大仪式感。

但是在小刘这里,一切都不一样。每天,她还是会按时起床,像往常一样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家也每天换上洗好的衣服;

然后开始擦地、擦桌子,给家里的角角落落消毒。有一天,她兴之所至,还在网络上直播了她给家里大扫除的过程。直播中,她说:“我觉得把家里收拾干净,就是疫情苦难中的一丝甜”。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一个现象: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和自身穿着都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肮脏邋遢的环境中。

我喜欢爱干净的人,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强大又温和的力量。不是虚张声势地摇旗呐喊,而是静水流深般地尊重自己,热爱周遭,营造出一种向上的美好氛围。他们的生命中仿佛自带更新功能,他们站在清风朗月里,丢掉的是尘埃与旧物,获得的却是精神上的丰盈与满足。

保持干净,在疫情期间,是为了抵抗病菌;但是从长远的维度来看,活得干净,心才清静。

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思想”。

我们都不知道疫情过后会迎来怎样的明天,会遇到怎样的机会,但收拾干净、干爽利落,才是一个成年人迎接明天最好的方式。

3.遵守规矩的人

没有人能够活成一座孤岛,每个人都要与外界联系。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人活在社会上,就要遵守规矩。

《淮南子》中说:“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谓圆。”

成年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知识、技能、礼仪,而是规矩。“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懂得规矩,遵守规矩,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在这次疫情中,“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就是规矩,但是有的人偏偏不信邪。于是,我们看到,有人不戴口罩下楼买菜,仅仅15秒的功夫就被病毒感染,经历生死攸关;有人在疫情期间偏要逛商场,结果商场中发现病例,整个大楼的人全部隔离。

而那些按部就班、遵守规矩的人,却用最平凡的点滴小事,为自己构筑起一道健康防疫工事,他们虽然没有一线抗疫医生那样的专业素养,但是却用一个普通人的坚守,为抗疫阻击战默默做着贡献。

“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

规矩是守规者的金钟罩,也是违规者的捆仙绳。

往往遵守规矩的人,不必刻意提醒,他们也会在内心中为自己设一道红线,一旦越过,自身的警报就会响起。他们的自由如水,在规矩这座堤岸的束缚下,细水长流,生生不息;他们的心灵像树,在规矩这位园丁的修剪下,根深叶茂,绿荫参天。

守规矩,不是胆小怯懦,而是进退有度,这样的人,也必然会为自己迎来尊重与赞许。

4.有转型思维的人

疫情对行业的打击有多残暴,数据给人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院线、餐饮、旅游这3个行业,春节短短7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

然而,枪响之后,没有赢家,除了这三个行业之外,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多米诺骨牌般的牵连,身在其中的工作者,再也不能高枕无忧,坐享其成。“活着”成为了每个企业和职场人的最大诉求。

但是在“活着”的理念支撑下,有些人却看到了新的机遇,顺势做起转型。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名健身教练。疫情爆发后,健身房暂停营业,他也随之进入“休眠期”。这么挨下去,几乎等同失业,怎么办?他另辟蹊径,在朋友圈里每天发布自己录制的健身小视频,教大家如何宅在家里做运动、不变胖。

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收获了一大波粉丝。于是,他乘胜追击,开发出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一下子成了明星教练。他将自己平时在健身房里积累的教学经验录制出来,比一般的网课更具实用性;他还会定期发布健身餐的制作方法,即使一个人也能做好。

就在这短短20多天,他完成了从一个健身教练到一个KOL的转型,在他的朋友圈中,很多人都留言:“等健身房恢复营业后,一定要去选你的课程”。

在网络上,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娱乐场所暂停营业,一些DJ发明了云蹦迪;饭店暂停营业,一些厨师开始在家里开直播,传授“一人食”的做饭技巧。

裸泳的时候,活下来的只有两种人:要么带了救生圈;要么能火速找到救生圈。

对于一些人来说,危机来了,就等着被危机吞没,束手无策,既然找不到最优解,就只能死守这盘烂棋;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大危机也是大机会,怕什么挫折无边?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身为这世界中的普通个体,每个人抓到王炸的几率实在不高。但上天给了我们一双手,就意味着给了我们翻盘的可能。与其焦虑,不如思考:“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做些什么事能够触底反弹?”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这是村上春树说过的话。许多人都用它来做朋友圈的个性签名,或是转发到微博,但是,真正能做到不动声色的又有几个?

不过,确实有一些真正的牛人,懂得大风大浪沉下去,风平浪静浮上来。疫情,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浪,也是一块坚硬无比的试金石。

那些在风浪过后,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但是最终游上岸的人,他们并不是什么自带主角光环的奥特曼,也不是能够指点江山的天生王者,而是做到守拙、不急。

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他们耐得住寂寞,保持好初心,思考比忧愁多,行动比想法多,就像蜗牛一样,柔软且坚韧。

文学家木心曾说:“高质量的生命,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所有没将我们打倒的事物,终将成为一副新的盔甲,使我们更加强大。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