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在谦虚,而是很心虚” | 为什么你很难接受自己是个优秀的人?
作者:佚名    编辑:luyj    浏览量:90    更新时间:2019-09-09 12:19:11


  01

“我认为自己其实并没有资格,在这里教你们如何练习冥想。

上周,大叔在参加公司的冥想训练时,听到教练这样说道。

最初的一瞬间,我觉得他一定是非常谦虚的人,明明已经对这个领域很有研究了,而且也做过很多相关练习,怎么还觉得自己不够格?

然而,他继续说:我并不是在谦虚,而是很心虚。

“其实,能站在这里很幸运,如果我们公司有其他人也经常做冥想这件事,那恐怕就不会是我来教你们了。

显然这位同事觉得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是由于幸运才得以有机会做我们的教练。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以前一位读者的留言:

“大叔,上次我在期中考试是全班第二,快到期末了,我特别恐慌。

因为我觉得,上次只是自己的运气好,才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如果这次期末考得很差,那肯定会被同学发现我学习实际上并不出色,会被嘲笑的……

因为这种担忧,我在拼命复习,但越复习越焦虑,生怕自己复习的还不够,影响最终成绩,那样真的就是名副其实的 '考试锦鲤' 了。

发现了吗?

这位读者与大叔的同事有一个相同的特点:

不相信自己收获的成绩与成果,是名副其实的;

认为自己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

是的,他们都在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

在我们看来,他们可能是在谦虚,甚至会特别反感这种谦虚。明明都那么厉害了,然后说自己只是运气好,那我们这种不优秀的人,运气究竟得有多差…… 

然而,在他们的内心中,却深深地认为这是一种现实。

他们觉得身边的人都特别厉害,如果自己的成绩很棒、业绩很高,不过是碰上其他人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自己捡了漏而已;

虽然经常被夸赞,但每次受到表扬时都会十分尴尬,因为打心底不认为自己很优秀,这种表扬与夸赞只会让自己感到压力更大,害怕一不留神,就被发现其实自己一点儿也不优秀……

不断深深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就好像自己根本不配拥有所获得的一切。真的特别煎熬。


02  为什么越优秀,越容易否定自己?

心理学家 Pauline Clance,曾最先发现了上文所描述的这种情况。

在做心理咨询师期间, Pauline 教授就发现,许多来做心理咨询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一些担心: 

虽然他们取得了很高的分数,但他们认为自己其实根本就达不到如今所在大学的录取资格。甚至,有些大学生会认为招收自己进入这所学校,纯粹是招生办的失误。

也就是说,他们心里认为以自己的实力,不应该被这所学校录取。

如今得以在这学习,都是运气好罢了。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个骗子,成功地骗过了所有人,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很厉害。

Pauline 教授针对这种现象,首次提出了冒充者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这一概念。

冒充者综合征,是指有些人即使获得了一些成绩与成果,但却特别不自信,甚至认为这不是自己应得的,而是冒充那些真正厉害的人而得到的。

面对夸奖,他们也经常会表示 “我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好

就这样,他们经常会有一种欺骗他人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被冠以综合征的说法,但这却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一种情绪感受。

这些冒充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守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自己真实能力的秘密,这个秘密让他们备受煎熬。

研究这一现象的专家 Valerie Young,观察到 “冒充者们可能会有以下一些特征:[4]

·         为了弥补自己想象出来的不足,会拼命努力,甚至拼出病来;

·         遇到挑战就会退缩,心里想:上次不过是运气好,这次要是失败了,岂不是很丢脸,还是算了!

·         做起事来可能会很拖延,因为总担心自己所做的还不够好;

·         基本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特别害怕被人知道自己并不完美

·         极度恐惧失败,那会让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

起初,Pauline 教授发现,这种现象在那些成功的女性中特别普遍。[1]

然而,后来的一系列研究却证实,不仅仅是有着非凡成就的人会产生冒名顶替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个骗子,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即在私下里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有趣的是,很少有人说出这种疑虑,所以大家就会觉得只是自己这样,别人都特别厉害。

这些人当中,当然也包括男性。

只不过,男性在这种经历上其实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只是可能更不愿意表达或承认罢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 夸奖的方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一个常见的育儿错误,即夸赞孩子你真聪明或者你真漂亮等类似的话。

虽然这些话都是赞美之词,但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5]

这是因为,这种夸奖方式只涉及到本质问题,也就是说,要么你聪明,要么你不聪明,很难通过努力去改变它。

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心里会这样想:我这一次的成绩很差,肯定是因为我根本不聪明。

不得不承认,就算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出现成绩差的情况。

如果现在怀疑自己实际上一点都不聪明,那么之前或以后的好成绩该如何归因呢?

“哦,一定是我的运气好,每次都可以遇到刚巧自己擅长的题目。

就这样,小时候受到的一些涉及本质问题的夸赞,反而会成为否定、怀疑自己能力的基础。

2. 在群体中缺乏归属感

女性(尤其是以男性为主的群体中的女性)、少数民族的人、性少数群体,可能更会倾向于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实际上,那些与公司或学校中大部分群体不相同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不配呆在那里。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属于身边的大群体,尽管他们其实很牛。

就像大家对男生与女生的刻板印象一样,倾向于认为男性数学能力要好于女性。

那么,如果有女生数学考得和男生一样好,甚至比男生还好,那么就可能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比较幸运,而不是数学能力真的很强。

“如果不是因为幸运,我怎么可能比男生考的还要好呢?

是的,仅仅因为自己是某个领域的少数派,没有归属感,所以就会更容易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外在的一些条件,而不是自身的努力与能力。


03  三步,让你告别自我否定

下面,就和大叔一起来看看,心理学家们都给提出了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23]

1. 大声说出这种冒名顶替的感受

尝试向你身边信得过的朋友、同学,询问他们自己到底表现得怎么样,并且可以说一说“自我怀疑”的这种经历。

许多冒充者们,都会担心一旦询问他人自己表现如何,就会证实自己的担忧。

实际上,一旦问了别人,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大家都觉得你其实很棒。

虽然这时候你还是会想:他们只不过被我成功欺骗了而已,其实我没有那么好。

但是如果每一次你都愿意敞开去交流,你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这种想法,发现原来是自欺欺人。

另一方面,可能你会发现身边的人跟你一样,都在自我怀疑,你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便可能会有助于缓解冒名顶替的感受。

所以,或许可以尝试和一些关系好的同学分享这种感受,表露自己的内心。当然了,大叔也特别欢迎你在这篇文章末尾的留言处,写下自己类似的经历哦。

2. 记下你的努力与成就

意识到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后,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你可以记录自己的努力、记录失败的原因、记录自己获得的成就。

当出现冒名顶替的感受时,默默拿出自己记录的小本本,看看之前到底做过什么、得到过什么。

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此刻的成功与好成绩,正是因为前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失败则可能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原因。

例如,有一名科学家曾经认为实验室出现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 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无法设计出有效的实验过程。

于是,她开始记录每次出错的原因。

最终,她意识到大多数问题都是设备本身的问题, 和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接下来,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其实还是很优秀的。 

3. 设置合理的目标与期望

有的时候,冒充者们有些完美主义倾向,想着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样或许便可以避免让他人发现自身的不足。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不仅很难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还会给自己带来限制:不寻求帮助、一直拖延。

如果可以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是比较优秀的,那么或许便不再需要大把的完美成果,来不断证明自己的优秀。

从现在开始,设置更加合理的目标与期望,允许自己出错、允许失败。


写在最后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大人物,例如爱因斯坦,都一度怀疑自己是个骗子,根本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不配受到如此大的赞美。

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发现:怀疑自己能力的人,特别普遍。

不仅仅是有着卓越成绩的人会这样做,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对自己产生过怀疑。

这种怀疑让我们变得焦虑、变得担忧……

慢慢意识到自身的优秀与闪光点,你也会更加接受现在的自己、更容易爱自己。

祝福你,我的朋友。

版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丰台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心理教研室
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